close
要藉由"水壺"來讓自己聲名大噪似乎有點困難,但Michael Graves做到了。就像Philippe Starck的三腳榨汁器代表了90年代,而Graves圓錐形設計的鳥鳴壺成為ALESSI公司80年代的代表作,但這不過是他上百件作品中的其中一件,而且Graves這個傢伙很不務正業,除了幫設計Alessi產品之外,他本身還是個建築師。

而他在設計完鳥鳴壺之後也幫Alessi設計了許多奇奇怪怪的鬼東西,其中包括了這支1995年設計生產的摩卡壺, 比例短小而渾圓是它的特徵,材質是鋁而表面加工成粗糙的咬花面,可以防止在爐火加熱的過程中,造成表面的損傷,所以即使在我使用過很多次之後,它的表面還是依舊如新。

摩卡壺大概是自1933起,由義大利Bailetti公司推出的八角造型濃縮咖啡壺。當初摩卡壺的由來
,是20世紀初義大利火車站,提供靠站火車旅客因無法下車慢慢喝的快速咖啡,所以用多用摩卡壺當作煮咖啡的工具,三杯份的摩卡壺製作時間,大約是三分鐘。




↑   摩卡壺分為上下兩部分,上端是壺體本身,下端是氣壓閥,用旋轉的方式就可以結合在一起。下壺是盛裝沖煮咖啡所需冷水的腔室。中層有一個佈滿小孔用來盛裝咖啡粉的濾器。上壺是一個有蓋容器用來盛裝萃取好的咖啡,而中間有一根中空金屬管是讓萃取完的咖啡噴射出來用的。



↑這次使用星巴克的摩卡豆,已經請他們磨成四號粗度的咖啡粉。



↑   將咖啡粉填入,而且不能壓擠,據說是因為摩卡壺的原理。是利用不到一個大氣壓力的蒸氣,擠壓咖啡粉會使蒸氣無法正常釋出。那大概就會煮出一堆垃圾汁....吧,反正我可能也喝不出來。



↑   注意清理周邊掉落的粉末,免得轉不緊,又會煮出一堆垃圾汁。



↑   金剛合體,注意要轉緊,下面的氣壓閥才不會漏氣。



↑   放到瓦斯爐上面煮,記得用小火,且大小不能超過壺體寬度,不然壺體燒壞就只能在半夜偷偷啜泣。



↑   小火煮出爆漿後,記得再把火沏成小小火。讓蒸氣慢慢逼出咖啡的香味。



↑   趁著咖啡在煮,趕快將牛奶加熱到70度,倒入奶泡壺中大約三分之ㄧ



↑   然後將這個打奶泡的好工具快速的塞入奶泡壺



↑   合體之後變成這副德性



↑   一手壓住壺體,另一手快速抽送(好敏感的形容詞),就可以打出綿密的奶泡



↑   然後摩卡壺這邊也快完成了,等到褐色咖啡油脂(Creama)出現五秒後,就要馬上關掉爐火



↑   將咖啡汁倒入馬克杯(邊倒邊拍照,手差點抽筋)



↑   大約是兩人份,可以讓人心悸約5秒鐘的份量



↑   此時別忘了最重要的奶泡,如果嫌奶泡太粗,可以用湯匙把上面比較粗的部份刮掉



↑   將奶泡到入馬克杯



↑   重要的拉花時間



↑   當然我什麼也沒拉出來,技術實在太差



↑   最後完成品,還算可以喝的Cappuccino 一杯
  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g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