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6869 copy 拷貝.jpg

(謝謝Fellow的邀請,這回他們寄送了最新的Ode精準磨豆機來讓我測試,延續這個部落格的開箱傳統,依舊是從沒收過費用的純粹體驗開箱,請安心服用)

家用型的磨豆機我一直都很感興趣,過往也買過很多台經典機種,基於人生到後來都是一場斷捨離的修行,不合適的就賣掉或送朋友,來來回回只剩最適合自己使用的,我自己家裡用小富士鬼齒跟Mahlkonig Guatemala ,公司用的是kalita nice cut mill ,這三台應該都算是家用磨豆機的代表性機種(好吧,Guatemala這種大台巨獸正常人根本不會買在家用 ),基於鬼齒刀盤對於豆子還是會有修飾性,所以這回大多是用平刀kalita nice cut來跟Fellow ODE作為對比。

結論先說在前面,在味道的表現上,kalita nice cut跟Fellow ODE的味道表現真的已經很不錯了,但Fellow ODE也許是憑藉著64mm大刀盤跟智慧控制馬達的優勢,讓香氣跟尾段的甜感都有更突出的口感。

而在使用體驗上,kalita nice cut就跟一般的磨豆機差不多,除了經常要清機器下方的細粉銀皮之外沒什麼好抱怨的,它一直都是很任勞任怨相當襯職的好機器,而Fellow ODE的使用體驗,無論是超靜音智能馬達,或是研磨結束自動關機,殘粉擊落裝置,終於讓人有一種時代大步進化的感受,在經歷五天的相處之後,以下是開箱兼使用心得。

 

DSC06472 copy 拷貝.jpg

↑  收到的箱子不得不說很有設計感,只是重量相當超出我的意料之外,很沉,所以一直被放在收發處沒人要幫我搬XDDDD,但研磨起來也很穩,沒有一般小動物機開機會晃動的狀況產生

 

DSC06475 copy 拷貝.jpg

↑  箱體設計採用這種抽屜型的包裝方式,黑白兩色,很有開箱設計品的況味

 

DSC06478 copy 拷貝.jpg

↑  掀開上蓋後,終於露出箱內構造,紙漿製成的緩衝紙材,成本很高但也比較容易再次回收

 

DSC06489 copy 拷貝.jpg

↑  磨豆機隨附的精緻毛刷,這大概是所有磨豆機中最實用的配件了(笑),很想建議他們乾脆設計成可以吸附在磨豆機上

 

DSC06490 copy 拷貝.jpg

↑  開啟盒內一覽,有磨豆機上蓋,毛刷,還有粉杯

 

DSC06492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將全部塑膠袋移除之後,終於看到這回可供測試的對象

 

DSC06494 copy 拷貝.jpg

↑  相當貼心的設計,因為剛拿到全新的磨豆機,蓋子上很詳盡的說明了哪個刻度適合不同的沖煮方式

 

DSC06496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對應廣口粉杯的內部,設計了咖啡粉的導流裝置,讓咖啡粉在倒出的時候能有集中的路徑,比較不會因為失手翻車

 

DSC06498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刻度一覽,最細是1,最粗到達11,整體刻度高達31段,可玩性相當高

 

DSC06499 copy 拷貝.jpg

↑  豆槽有貼心的防咖啡豆噴飛的設計,在這回的測試中也真的沒遇過在咖啡豆在研磨過程噴飛的狀況

 

DSC06500 copy 拷貝.jpg

↑  開放式廚房最愛的美背設計

 

DSC06508 copy 拷貝.jpg

↑  整體大概就是長這樣,跟環境非常百搭,同事飄過的時候還以為是百靈牌設計大師Dieter Rams 的作品

 

DSC06509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刻度轉的手感非常棒,有搭搭搭的機械手感

 

DSC06514 copy 拷貝.jpg

↑  撞擊把手,我都暱稱為殘粉擊落裝置,在家用機上終於看到的超實用設計,在研磨咖啡粉之後,敲個幾下就能讓殘粉跟銀皮掉落罐裡,每回磨完我都還是可以撞出一堆殘粉,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好用。

 

DSC06518 copy 拷貝.jpg

↑  磨豆機底部有個金屬定位貼片,將粉罐滑進去的手感很特別,會讓粉杯自動定位,而且磁性還蠻強的,把玩起來手感絕佳,很有一種萬磁王上身的快感

 

↑  滑來滑去都能自動定位的粉杯,手感真的很不錯,可以參考萬磁王之如我的使用影片

 

DSC06521 copy 拷貝.jpg

↑  整體的樣貌,經典幾何感相當耐看

 

DSC06524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在辦公室,平常都是使用kalita nice cut mill ,ODE這個造型有別於傳統的小動物路線,造型簡約,跟目前拍攝環境的適配性比較好,相較之下nice cut就居然有了那麼一些復古的調性

 

DSC06895 copy 拷貝.jpg

↑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ODE的電源按鈕,終於從習以為常的背面,轉回到正面,被小動物系列反人類久了,反而會對這種貼心的小細節感動,跟人體結構很像,重要器官本來就應該要設計在看的到的位置,當然電源也是

 

DSC06526 copy 拷貝.jpg

↑  首次研磨時就猜測刻度應該有跑掉,不然刻度六號應該不會這麼粗曠,但也可以讓大家參考一下研磨出來的粉粒,是立體菱角型居多

 

00100lrPORTRAIT_00100_BURST20200527122841068_COVER 拷貝.jpg

↑  中間發生的小插曲,在原廠的視訊指導下,將刀盤歸零,才能正確的讓研磨回歸正確粗細,只需一隻螺絲起子,然後將刀盤轉到略為互相摩擦就歸零完成,算是相當簡單便利,原廠說明書也有提到研磨個十磅之後應該要重新校正一次,本想再拆下去看一下刀盤設計,但原廠擔心內部結構較為複雜,礙於測試時間較短,怕我裝不回去就先暫且作罷(順帶一題那刻度面板居然是金屬的,質感超好)

 

DSC06530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後來想說乾脆來做個殘粉測試,放進豆子15.2g

 

DSC06533 copy 拷貝.jpg

↑  研磨後僅有0.1g殘粉,基本上算是優秀,但比較有趣的是官方寫的殘粉值是0.5g上下,我自己每一杯都測,研磨二十幾次下來,發現研磨後只要好好善用撞擊把手,把機器內的殘粉抖落,殘粉大概都落在0.1左右,有時幾乎沒有殘粉,這點值得嘉獎

 

↑  善用殘粉擊落裝置的話,其實能很有效的把機器內的殘粉抖落出來,彈起來很有快感

 

DSC06532 copy 拷貝.jpg

↑  開機的時候蠻驚訝的,真心感到安靜

 

↑  可以聽聽NICE CUT跟ODE開機的聲音比較

 

↑  但實際研磨的音量其實還是免不了的(但還是比其他磨豆機小聲就是),大家可以聽聽看,然後也可以看看研磨結束自動關機的功能

 

DSC06536 copy 拷貝.jpg

↑  首次手沖,調整成建議的刻度5

 

DSC06540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先沖一杯測試,加上這個濾杯本身的流量就比較大,所以整體流速比我預期的還要快上很多,造成萃取不足的狀況

 

DSC06632 copy.jpg

↑  後來乾脆測了一下每個刻度的研磨大小,很明顯看出這台家用大平刀機的產品定位,這台磨豆機的長項是磨粗粉,而且是均勻度很不錯的粗粉,對應家中多種沖煮方式,都能很有餘裕的處理,測試期間我有用不同的沖煮方式來配搭這台磨豆機,用過愛樂壓,V60濾杯,自家設計的濾杯,虹吸式等等,個人最偏愛的是用虹吸式配搭ODE來煮中淺焙的豆子,也許是研磨均勻度很不錯,讓煮出來的咖啡香氣很夠,甜感酸感都相當平衡,常常來不及放到涼就已經整杯喝完

其次是愛樂壓用低一點的水溫,用稍長的時間間浸泡,也可以讓這台磨豆機的優勢展現出來。

 

IMG_20200529_105255.jpg

↑  研磨同一支豆子,粗細盡量抓到一致,NICE CUT刻度3.5,ODE刻度2,篩粉器篩出來的細粉量居然差不多,雖說如此,我還是沒有很愛篩過細粉的沖煮法,味道會變很乾淨,但層次感會少掉一大截,這時代喝咖啡不太愛浪費,與其仙氣飄飄還是不如落入凡間吧

 

IMG_20200529_105610 拷貝.jpg

↑  免不了的味道A、B測試

 

00100trPORTRAIT_00100_BURST20200529105824045_COVER.jpg

↑  兩杯都用一樣的沖煮手法沖煮完成,咖啡熱的時候,NICE CUT的均衡性較好,前段的甜感跟酸度詮釋很不錯,ODE則是香氣較佳,口感硬要跟NICE CUT相比的話,ODE前段的部分會感覺踩空一階,甜感跟層次都稍弱,但咖啡冷掉的時候,ODE的優勢就完全展現,明亮的酸感,層次感跟甜味都會湧現,後來我才意識到是我太習慣NICE CUT,這些年我的沖煮手法跟溫度都調整成NICE CUT的形狀XDDD

後續做了很多調整,像是沖煮溫度提高,然後會微調ODE的刻度,研磨比平常習慣的顆粒還要小上一點,換流速慢一點的濾杯,微調沖煮手法等等,都可以讓前段踩空的部分補足回來

 

 

00100trPORTRAIT_00100_BURST20200511095244183_COVER 拷貝.jpg

↑  後來發現像是ODE這種磨,對應上虹吸式的煮法,用來煮淺焙豆,很徹底的可以讓甜感香氣都延展到另一個層次

 

IMG_4283 拷貝.jpg

↑  煮出來的咖啡液很透,尤其是像這樣的夏天,加點冰塊,完全可以展現64mm大平刀的魅力,恰到好處的酸甜,層次分明的水果甜感,還有回甘的尾韻都是一杯咖啡的魅力所在

 

DSC06719 copy.jpg

↑  手沖測試到後來,我還蠻喜歡用這個刻度沖煮,約莫是刻度一的後半段到刻度三之間

 

DSC06719 copy-1.jpg

↑  中途測試過的每一杯

 

00100lrPORTRAIT_00100_BURST20200526105505377_COVER (1) copy.jpg

↑  雖然我手上沒有測試研磨粒徑的工具,但沖煮完的每一杯,倒是可以看出每顆粉粒的大小還蠻一致的

 

DSC06894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後續發現在銀皮跟落粉的清理上,其實也蠻輕鬆的,關鍵也許是在於撞擊把手的設計,加上粉杯跟磨豆機本體的銜接相當接近,讓銀皮不會因為研磨而噴出,算是解決掉一個相當大的痛點

 

00100trPORTRAIT_00100_BURST20200526114204925_COVER 拷貝.jpg

↑  然後是這個因應寬口不容易倒咖啡粉的導流設計,基本上適應之後算是好用,倒完剩餘的些微殘粉我都還是會用毛刷清理乾淨,避免影響到下一杯的出杯品質,它的塑膠上蓋用到後來我倒是覺得可以再調整得更好一點,目前不算是很好蓋到平整,蓋起來會有點歪歪的,但一點都不影響到使用,希望正式出貨時還能有機會可以調整

 

極硬豆測試

DSC06719-1.jpg

↑  測試過程我還烘了一鍋極淺巴拿馬,抓一爆初馬上下豆,想試試看會不會有硬到不能磨的狀況發生,幸好刻度即使調到最細,也都能順利研磨

 

DSC06911 copy 拷貝.jpg

↑  這些日子使用下來,深深地覺得這是一台內外都實力兼具的磨豆機,尤其是那個造型真的極簡好看

 

DSC06858 copy 拷貝.jpg

↑  仔細盤點了一下手上Fellow的產品,我一共有兩隻壺,一隻溫控版,保溫杯,雙層杯......(這樣算鐵粉嗎),其中每天都會使用的是600ml的溫控版,很訝異他們目前居然也補足了磨豆機這個產品選項,而且還作到搭配性非常好

 

DSC06903 copy 拷貝.jpg

↑  側面也依舊美型,過往一堆磨豆機最大的問題,都是粉杯沒有列入使用者的操作考量,所以就算購買小富士這類型的磨豆機,也是要費盡心思在去找個配搭的粉杯,這回Fellow整組配好,可以告別磨豆機下方都一堆粉真的太開心了

 

DSC06867 copy.jpg

↑  機器交還前的最後一拍,最近都靠這台沖煮給同事跟來訪的朋友喝,五天下來大約沖煮了三十餘杯,深深的有感覺到家用磨豆機終於進化到另一個世代,也很期待後續因為這台的熱賣,能有其他廠商幫忙推出不同的刀盤,讓可玩性得以增加

 

結語

大部分的心得前面都已經講完了

大體上我一直都沒有刀盤大小會不會影響到味道的迷思,很多小錐刀的手搖磨豆機出粉品質也很好,我自己手搖磨豆機就收集了二十幾台,骨董磨跟現代磨都有,偶爾還是會回顧一下它們,展現一下沖煮咖啡的情懷。但電動磨我也好幾台的原因,其實沒有別的,就是懶XDDD,另一個是我都自己烘焙豆子,用慣用的電動磨,可以很明顯的感覺烘焙上的調整帶來的風味變化。

應對淺焙豆我喜歡用Guatemala,早餐不適合喝太刺激我大多用鬼齒小富士煮中焙的豆子,可以享受圓滑潤澤的口感,工作的時間會用NICE CUT提神醒腦,未來會加入ODE,讓沖煮能多一個選擇(對,我一開始就守在螢幕前面,贊助了一台超早鳥XD),使用期間太短,不得不說還沒來的及培養感情,但我覺得它的優勢很明顯,就是在使用體驗的部分做到其他機器做不到的便利,PID超靜音智能馬達,或是研磨結束自動關機,殘粉擊落裝置,終於讓人有一種時代大步進化的感受,何況單單造型還有那麼一些設計美術館等級的元素鋪陳。

 

以上,是這回的睽違已久的開箱心得,祝大家都能用恰當好處的工具煮合適的咖啡

 

補上他們的連絡資訊

Fellow 粉絲團 |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ellow.taiwan/

Fellow ODE 嘖嘖募資頁面 | https://zecz.ec/3ci4bR3

Fellow 台灣官網| https://fellowproducts.com.tw/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g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