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時代扼殺掉的美好事物不少,像是底片慘遭記憶卡取代,記事本便成了PDA,錄影帶便成了光碟片,手寫信成了Email,連我家的小電扇也難以逃離數位化的命運,好端端的電扇沒事被植入號稱能拯救北極熊的晶片,只要電扇前沒人活動就會自行關閉,於是我經常性的在熟睡到像死屍的深夜對著空氣踢腿藉以啟動電扇,這科技自作聰明到讓人難以招架。

但無論如何怎麼抱怨科技的進步,我們似乎也很難回到使用鴿子對客戶送信,轉帳得靠鏢局的那個時代,今個懷舊特輯特地來研究一下卡帶這玩意的歷史發展:



↑  卡式錄音帶由飛利浦在1963年發明,在1970年代替代了黑膠唱片成為產量最多的儲存音樂媒體。在1980年代,用於播放卡式錄音帶的sony Walkman隨身聽開始流行。這玩意的特點是容易磁化、潮濕、走音、攪亂成一團。另外不容易編輯,複製後的卡帶容易損耗音質。


於是在將近30年後的今天,儘管價值早已被MP3取代,但無論如何,持續三十年的產品尊嚴不死,這玩意的產品符號開始被大量運用在其他產品上,以下是熱愛產品符號轉移的好隨便產品部的隨便產品蒐集:

↑  宣告卡帶不死的項鍊改造來著



↑  還有這種變形激剛概念的卡帶造型玩具


↑  也有這種連我都很想要的卡帶錢包


 ↑  趣味十足的USB HUB


 ↑  這種自嗨展示兩相宜的櫥櫃改造


 ↑  卡帶造型的IPOD 保護盒(初代NANO適用)


 ↑  卡帶特大號的肩背包,防身兼健身的隨身利器阿


↑  不知道放這能幹嘛的腰帶扣


↑  USB隨身碟的....保護盒(不過能寫上內容避免健忘上身似乎還不賴)



↑  插了應該會吃掉整排USB埠的隨身碟


↑  磁帶編織成的洋裝(這材質看起來好輕盈,穿在路上應該很飄吧)




  ↑  看起來設計邏輯好像有點對的膠帶台


 ↑  吃SD卡的MP3隨身聽


↑  卡帶構成的燈具(這個稍嫌沒FU)


 ↑  卡帶殼溶解成的骷顱頭(這玩意我也好想來一個放床頭)


 ↑  卡帶造型別針


↑  信用卡來著


 ↑  這個操作介面真的很有趣的MP3隨身聽


↑  選歌是跟卡帶操作方式相同的邏輯



↑  可以透過USB跟電腦連結



↑  最後分享個用磁條作成的好現代插畫,非常有趣阿


以上,是好自在宅力研究社的卡帶迷隨意分享,至今我還記得用六角鉛筆,插在轉軸手動迴帶的美好手感(淚),感謝大家收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g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8) 人氣()